片状模塑料,干法制造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制品的模塑料。SMC被称之为片状模塑料,成型工艺为模压成型,是指将一定量的模压料放入金属对模中,在一定温度、压力、时间下,固化成型制品。
SMC成型工艺中,模温机根据模压成型材料的特点进行定制设计。模压过程中,为了使SMC固化均匀,减少热应力,需要高精度模温机来对模具加热阶段温控。
保持成型温度后还需要保温一段时间,在控温过程中,模温机要具备热效率高、加热控温均匀、温度控制准确、升温速率快等特点。
应用领域
SMC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高硬度、高耐腐蚀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军工、航天、汽车等领域。
在电子行业,它被用于制造电子产品外壳、支架等部件,其优异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可以保护电子设备免受外界干扰和损坏。
在军工行业,它被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等武器装备可以提高武器装备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
在航天行业,它被用于制造飞机外壳、机翼、机身等部件,可以*大程度上降低飞机的重量、提高飞机的强度。
在汽车行业,它广泛应用于车身、车门、引擎盖等部件。使车身更轻、更坚固、更耐腐蚀的同时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性能。
下面复材周报就SMC工艺在汽车复合材料的应用作盘点。
我国汽车复合材料应用前景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和技术的引进,同时也得益于国内汽车主机厂自主设计开发能力的提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引进合资,我国的汽车制造能力从四五十年代的解放牌水平一下子提高到可以制造奥迪A6、帕萨特(图片|配置|询价)B5,别克等近代*轿车的水平,并进一步实现诸如宝马、奔驰等当代**轿车实现同步开发与生产。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成为继美国市场之后的*第二大市场和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汽车生产国。随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下,今后我国汽车工业仍将稳步上升。
我国1990年-2006年汽车产销量
未来的汽车与现在的汽车在很多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设计思想会有很大不同。当今社会,人们目光的角度已逐渐转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环境与能源问题成为*上每个国家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各国环保法规的相继出台,绿色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复合材料作为未来汽车材料发展的主流,必将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构筑材料、成型加工、设计、检查一体化的材料系统,形成联盟和集团化的组织系统,这将更充分的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技术资源、物质资源),紧密联系各方面的优势,以推动复合材料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汽车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复合材料的研究也是一日千里,各种新型的车型,新式的材料不断地涌现。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更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将更大范围地应用在汽车领域中。
SMC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1953年*上*部FRP汽车——GM Corvette制造成功,玻璃钢/复合材料即成为汽车工业的一支生力军。但传统的手糊成型工艺只适于小批量生产,无法满足汽车工业大规模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SMC材料的成功开发和机械化模压技术以及模内涂层技术的应用,使玻璃钢/复合材料在汽车应用的年增长速度达到25%,进入汽车玻璃钢材料发展的*个快速发展时期。
20年代90年代初,随着环保和轻量化、节能等呼声越来越高,以GMT(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为代表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得到了迅猛发展,主要用于汽车结构部件的制造,年增长速度达到10~15%,掀起第二个快速发展时期。
返回顶部